定义:单稳多谐振荡器是一种多谐振荡器有一个稳定的状态。莫诺意味着一个因此,名字本身就表示一种状态稳定和一种准稳定状态。它也被称为一次性多谐振荡器。
这里使用触发脉冲来实现从稳定状态到准稳定状态的转变。然而,没有任何触发脉冲从准稳态过渡到稳定状态。在一个预先确定的时间间隔后,准状态自动返回到稳定状态。
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及工作原理
1.集电极耦合单稳态多谐振荡器
集电极耦合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:
正如我们所看到的,这个电路是由两个晶体管Q组成的1和问2。设计这种电路是为了使晶体管Q能工作2在进行状态和Q1处于切断状态。
当+ Vcc电源被提供给电路,然后它使晶体管Q产生正向偏置2通过电阻R2。同时,-VBB电源反向偏置晶体管Q1通过电阻R5在电路中使用。
正如我们所知,当晶体管基极处产生高电势时,晶体管就开始到达饱和区。这导致晶体管的集电极电位降低。
同样,由于施加在晶体管Q基极的负电位1,它开始到达截止区域。这就导致了晶体管Q的集电极电位1增加。当晶体管完全截止时,在晶体管Q的集电极处就会产生一个高电位1。
这个高电位现在给电容器C充电1哪个放在Q的收集器之间1Q的底数2。这个电势被输入到晶体管Q的基极2。
因此它使晶体管Q产生正向偏斜2。由于基部的高电势,Q2开始办理。这使晶体管达到饱和。所以,当晶体管Q2达到完全饱和,则,VC2变得非常低,几乎为0。
当我们从晶体管Q的集电极得到输出时2通过电容CC。因此,在电路的稳定状态下达到0。
现在,一个持续时间较短但幅度较大的触发脉冲被施加在Q的基部1通过电容器C2。这个高幅度脉冲使晶体管和Q产生偏差1开始办理。由于这个Q1从截止区域转移到饱和区域。
当Q1达到饱和时,晶体管Q的集电极处产生一个低电位1。由于电容器C1最初是带电的,它的电荷不能轻易减少。因此,电容器上的电荷得以维持。
Q的低集电极电位1现在馈送到晶体管Q2。这个低电压反向偏压二极管和驱动Q2到截止区域。因此,在晶体管Q的集电极处提供一个高电压2哪个是通过C输出的C。
这里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次达到的状态将是准稳定的。这意味着,只有在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的预定时间内,输出才会保持高电平。在这个持续时间之后,输出将返回到它的稳定状态。
在Q的收集器处的高电位2再给Q1并将其驱动到饱和区域。因此,这个过程重复一次又一次稳定的状态是实现。
为了从稳定状态过渡到准稳定状态,电路将再次需要一个触发脉冲。
2.发射极耦合单稳态多谐振荡器
发射器耦合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:
这里,我们也形成了与Q作用的电路2作为传导和Q1处于不导电状态。
是问2在导电状态下,RE向晶体管Q基极提供负电压1。现在电路中使用的电位器使晶体管Q产生正向偏误1。由于这个Q1开始进行。
正向偏压驱动Q1饱和时,晶体管Q的集电极电压1下降。这个低电压然后被馈送到晶体管Q的基极2通过电路中的电容C。这个低电压驱动Q2到截止,由于它在R上的电压降E达到最小值。
这就导致更多的电流流过晶体管。因此,在Q的收集器处的电势很低1驱动问2截止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电容器由流过电路的电流充电。
由于电容上存储的电荷,在Q的基部提供了一个高电压2。这又导致了Q2开始办理。
是问2在R上导通,电压降E也会上升,从而导致Q1反向偏压。这一过程以类似的方式进一步重复。
最终,我们实现了Q1在截止和Q中2在饱和区域。因此,原始稳定状态是由准稳定得到的。
这就是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。
单稳多谐振荡器的优点
- 这些是便宜的。
- 电路设计简单。
单稳多谐振荡器的缺点
- 为电容器提供充足的充放电时间。应用即将到来的触发脉冲的时间必须大于预定的时间常数。
单稳多谐振荡器的应用
主要采用单稳态多谐振荡器扭曲脉冲的再生。它从一个扭曲的脉冲提供一个尖锐的脉冲。同时,采用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输出触发任何其他脉冲发生器电路。
留下一个回复